清华大学是怎么样的?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大学学堂始建于1911年,始终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兴衰紧密相关。从建校伊始,清华就担当着“俟天下之有变,则与民更始”的天下之使命。早期,清华曾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引路领跑的重要作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后,清华被誉为“人文日新、其理俞精”之最高学府,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接近国际学术水平的一流大学。
从1937年到1952年,清华先后经历了南迁昆明参与创建西南联大(1938-1946)和复员北返(1946-1952)、院系调整(1952-1954)等重大历史事件,几经盛衰,历经坎坷。院系调整后,清华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通过“78确定学科专业设置”、“85大扩建”和“98学科调整”,清华逐步恢复和建立起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征。
以21世纪“985工程”建设为标志,特别是2001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清华大学立项建设“985工程”首批“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建设高校”,清华再次踏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2010年9月教育部启动“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后,清华通过“985工程”“两大建设”实现了“一体两翼多学科”的高水平发展。2015年底,清华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百余年来,清华扎根中国大地,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坚持“人文日新”的育人理念,恪守“行胜于言”的校风,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清华将继续保持开放自信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践行“更创新、更理想、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双一流”建设,努力建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