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多元化教学?
幼儿园多元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它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互相补充。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得最多的是"分组教学"与"集体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的运用,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涌入了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小小班"、"半日制"、"全天制"、"寄宿制"等不同形式的幼儿园教育,产生了"一对一"的教学与"分组轮换制"等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学是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多方法的多元化教学。
在现代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了现代教学的组织能力,才能真正体现现代教学中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教育,才能真正地突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
目前,幼儿园最常见和最常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在实践中,这两种活动形式在具体实施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和教师们的工作实践,提出一点思考,供大家商榷。
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涵义
小组活动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其组织形式一般是5--6名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围坐在小桌边,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摆弄、交谈,是幼儿在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自由宽松的气氛”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所有的幼儿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教师组织进行的活动。它是以老师为主组织幼儿进行教学的活动。
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利弊,小组活动的优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由地操作与探索,他们可以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在遇到困难时,可马上得到老师的帮助,能够及时调整学习进度,有利于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幼儿之间的差异,相互间可取长补短、共同探索。由于人数少,每位幼儿都有实践和回答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信、乐于表现和主动探索、学习的习惯,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求知的愿望。通过小组活动幼儿还能感受到小组活动的集体氛围。
小组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对幼儿的常规要求较高,教师的组织管理要有较强的技巧,否则孩子会显得很乱,影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教师在活动中必须同时具备观察和操作的技能,并具有组织的才能和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心,否则很难完成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对每位幼儿的评价。
集体活动的优点是幼儿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规范的语言和行为习惯,能保持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听到,都能看到,并感受到集体活动的温馨和快乐。
集体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幼儿的探索与操作机会较少,“个别差异”得不到“个别对待”,能力较弱或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没机会”或“不敢”发言,他们很难得到自我表现和支持。教师对所有幼儿的指导和评价也较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