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怎么生肖?

申慧贤申慧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正月”又称元月、开年,农历的第一个月。 古人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个地支。正月建寅,立春为农历一月节令(干支纪日法以冬至开始),惊蛰前后,阳气生发。

“寅”对应的十二生肖是老虎,因此正月也被称为“寅虎月”“虎月”。人们用“生龙活虎”“如虎添翼”“虎踞龙盘”等描写生气勃勃的气象;又用“猛虎下山”“狐假虎威”“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不畏强权的小孩子和初生动物的生长势头。 在现代汉语中,“寅”还指一种图形——阴阳五行中的八卦之一。 “八卦”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十分常见,比如“乾坤大挪移”“震卦”等等。

《易·说卦》记载了八种图形的排列方式,每个图形由三条直线构成,每三个图形为一组合,每一组配一个汉字作为表示,也就是乾(gān)坤(kūn)巽(xùn)兑(dui)艮(gen)离(li)坎(kǎn)震(zhèn)八个字。这八个字的读音各有不同,每个字都带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人们认为世间万物都可归入这八卦之中,所以用“八卦”来称呼一切事物。比如用“震卦”代表雷声、用“坎卦”代表月亮、用“离卦”代表火焰、用“艮卦”代表高山…… 这种用法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但是“八卦”是一个有特色的文化符号,被广泛用于绘画、书法、刺绣、瓷器、年画、玩具、影视等各个领域。

劳国民劳国民优质答主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正”,上面是十分“目”字,下面是个方形的“止”字,表示用目光审察止于一处,引申表示正当、正直等意思,并由正直、正当引申表示开始。

“正”与“征”是古今字,由审察审问引申为出征、征伐。“正”的下边的“止”字,隶书、楷书时被写成了“一”,就成了今字的“正”。正月的“正”,旧时念“征”。

传说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因为天洞太多,她就把许多小动物派到天上去补那个最大的窟窿。女娲对猴子说:“你要把太阳补在中央!”于是便把太阳补在中央。

这样,月亮和星星就都得听从太阳的命令,它们每换一次班都有个顺序,谁也不敢乱来。后来一只乌龟爬了过来,说:“女娲,你也让我到天上去吧!”女娲说:“你没有别的本领,怎么能上天呢?”乌龟说:“我能在天上看门。”

女娲答应了乌龟并让它看大门。乌龟说:“你得把门修结实了,要不然,风一刮,门就坏了。”女娲说:“行,我说谁往这里冲就用石头砸谁。”于是就有了正月,即看门的石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