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属什么生肖?

杜竺惠杜竺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论“猪”: 庄子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惠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乃言‘我知之’,是子绝我而知之也!” 惠子曰:“我非愚笨之人,岂以知鱼为乐而疑乎!” 2、《庄子·大宗师》中,叙述庄周梦蝶: 庄子枕着“蝴蝶”而睡…… 醒来后,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睡着了还是蝴蝶睡着了,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呢(既同化于物又有所区别)…… 只有云在天空中飘游,风在山谷中激荡,才清楚谁是庄周谁是蝴蝶呀!

3、《庄子·齐物论》中有描述: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颜成子游过来说话…… 未几,南郭子綦就入了定,就像死了一样…… 颜成子游说:“先生快醒醒吧!天地之间,有谁比您更尊贵啊?” (“予恶乎知说(悦)生,恶乎知说(悦)死?” 这句话看似豁达其实是一种迷茫,一种无根的惆怅。)

4、《庄子·应帝王》中,记载郑有神巫叫季咸的人,能预言别人的生死、吉凶、祸福,庄子非常好奇也想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如何,于是去拜访他… 结果,庄子被神巫季咸一言惊醒梦中人: “子殆忧甚,虚生烦恼!” ——你大概很忧愁吧,虚生烦恼!

5、《庄子·德充符》中,描述残疾人和残疾人之间的交往: 王骀是一个没有四肢的残废人,但是口才很好,见解独到,许多有手有脚的正常人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他也能够站起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孔子听到以后就去拜见王骀,却见到他安坐在椅子上,身子向前倾斜,膝盖上放着书,正在写字。 孔子问道:“您老没有手脚,怎么能在椅子上行动呢?” 王骀回答说:“我的手在哪里?我的脚在哪里?” 孔子说:“你的手臂长在肩膀下面,你的腿脚生长在膝盖以下。” 王骀说道:“我是让手指头发达的地方代替胳膊,让脚趾头发达的地方代替腿和脚。如果它们也有感觉的话,那我还得害怕这些新生的部分会伤害到老部分了。”

申屠彦馨申屠彦馨优质答主

郭象是牛年出生的。

郭象是曹魏至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玄学家,字子玄(一作子仪,一作子玄)。生于魏明帝太和二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明帝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惠帝元康七年,即公元297年。郭象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曹魏与西晋这两个朝代中度过的。郭象的祖藉是河南林县(今河南林州市),本为士族大家。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郭象的家族南迁至今河南省信阳市境内的光山县一带。魏国末年,郭象的父亲郭太及两位叔父又迁居到今河南濮阳市南、黄河以北的“白马县”的“高平津”附近。从“高平津”北渡黄河,即可到达当时郭氏家族居住的林县。郭太是一位以耕读为业的小地主,曾做过魏国“田曹”的微职。

郭象的出生地,或在林县,或在光山,或在白马县高平津北,尚不明确。据推测,郭象出生的时代,应当是魏明帝在位之际(227---230)。其时,距魏文帝受禅登基(公元220年)虽已七年,但作为新旧王朝交替之际,并未完全进入太平盛世,郭氏家族南迁后,仍继续西迁,可以证明郭氏一家并未享受到魏晋之际的“太平”生活。魏青龙四年(235),郭象18岁时,其父郭太逝世。此后,在22--30岁之间,郭象一直在林县一带“耕稼自足”。30岁左右,郭象开始来到洛阳。

郭象自幼“才不群于众庶,行不侔于世俗”,“逸群绝伦”,不仅聪明、机智、狡黠,而且养成了“好老庄”、“常习《论语》《孝经》”的特殊“精神气质”。1、郭象在30岁前后“游于京师(即西晋的洛阳),被其文藻口辩,所遇莫不称佳”。在洛阳期间,郭象写成《庄子注》一书,其“庄注”引起了当时学者的重视,受到许多人的称赏:“远近以为名通。”洛阳是魏晋以来中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郭象在京期间,不仅与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玄学家如裴绩、裴楷、向秀、王衍等建立了关系,而且结交了其他人士,其中包括其妻长乐公主的哥哥周伯仁在内的一大批名士、学者。郭象的庄注为他赢来了不少声誉、地位和朋友,这恐怕是郭象本人所意想不到的。在洛阳期间的郭象,不仅“每所行,常有数十辆车相随,京都荣之”,有财有势,而且有才,人称“八骏”,受到当时社会的青睐和重视,成为一位社会名流。此时,郭象“已起千顷之志也。”郭象在京师的活动时间,约为30—35岁前后。

京师的“千顷之志”,使郭象在以后若干年中成为社会上的“清谈高士”,“王衍每云:听象语,如二刀割肉,无所厝口”。35—40岁前后,郭象过着“清谈”名士的特殊生涯。这个时代的郭象,以至其死为止,是其主要思想产生并为社会上层所推崇的时代。晋太康三年(282),郭象任“太子舍人”。此后直到晋惠帝元康六年(296),郭象“徙黄门侍郎”。这期间(282---296),郭象在晋王朝中先后担任过30多个微职,生活优裕,生活条件得到了保证,思想亦产生了变化。在30多年中,郭象不仅与众多的名士、学者广结良缘,而且参与了许多政治上的大事(如司马氏集团内部的斗争与争权夺利等等)。郭象的庄注受到王公卿士们的重视和青睐:石崇“每试诸宾友,令宾客拟《庄子》群物篇,成篇后,呈郭子玄,子玄所品为绝伦者,即大行其文”。郭象虽然在京为官,但其母一直生活在河南林县和光山县,郭象常来常往,照顾其母的日常生活,并“为高平(今河南濮阳县南)令”。晋惠帝元康七年(297),郭象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